山東實現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鄉鎮(街道)全覆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虹曉 通訊員 王琳琳 徐標 報道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管理的基礎和保障,為更加精準地監測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山東省將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建設由原來的省、市、縣延伸到鄉鎮(街道)。記者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省、市、縣、鄉四級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1992個,其中鄉鎮(街道)自動監測站1645個,實現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鄉鎮(街道)全覆蓋。
大氣環境監測站
目前,山東省所有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數據已全部接入國家監測平臺,實現國家、省、市、縣、鄉鎮(街道)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互聯互通。在此基礎上,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還同步配套建立了環境空氣污染高值區管理機制,以省、市、縣、鄉鎮(街道)四級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點數據為依據,污染物濃度超標頻次高、規律性強,與區域污染源排放、走航監測等數據趨勢基本一致的縣(市、區)或鄉鎮(街道)將被判定為污染高值區,通過監測監控與執法監管有效聯動,對污染高值區實施掐尖削峰精準防治。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結合污染治理措施落實情況,通過走航監測等多種手段綜合開展污染治理效果評估,連續10天及以上空氣質量為優良或污染物濃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污染物高值出現頻次和濃度明顯降低,污染源排放問題有效解決的,判定退出高值區。
其中,某鎮因多次出現二氧化硫濃度高值被判定為高值區,通過走航監測、電量監控等手段進行溯源調查發現,是該鎮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上風向某企業存在硫磺回收裝置異常工況導致,當地生態環境部門邀請專家指導企業科學調整工藝負荷,加快推進硫磺裝置新建項目建設,確保二氧化硫達標排放。
自今年4月23日機制運行以來,全省已消除高值區39個,實現了環境空氣質量精細化監測,推動監測數據更好服務環境空氣質量改善。